“时尚向前走”
2017秋冬纽约时装周的第一天,一则出现在《》的整版广BOB告向时装界踢出了一只“皮球”——淡蓝色背景的版面上印着几行黑体字的标语:“她无法穿得时尚,就显得有点不那么时尚了”。
刊登这则广告的Dia&Co公司的创始人Nadia就是“她”的一员。“我热爱时尚,但是我很难找到符合自己身材和风格的衣服。我找遍了从12码到22码的衣服,但都没有适合我的衣服”。
也难怪。在时装周T台上的模特们,大多是0码身材,许多时尚品牌出品的最大码的服装不超过14码。
在时尚界甚至对于14码以上的身材有一种歧视。美国前米歇尔·奥巴马青睐的新晋时尚品牌TanyaTaylor,为美国大码女星AidyBryant设计了她在电视剧《周六夜现场》的裙子,受到观众追捧。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TanyaTaylor却表示,不打算扩展自己品牌线的尺寸范围,因为“分销商只会采购最大尺寸是12码的衣服”。在2016年《》的一篇报道中,美国时尚界大佬提姆·冈恩(TimGunn)公开说,购买14码以上的服装,是一种“可怕得让人丧气的体验”。
然而,被这样的言论“屏蔽”的一个事实是,大约67%的美国女性都是“大码身材”。根据Dia&Co公司在大码女性人群中进行的一项调查,72%的人认为,时尚设计师们在设计的时候没有将广大普通女性的身材考虑在其中;78%的人表示如果设计师们愿意提供大码的选择,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钱在置装上。
了解这些大码女性的挣扎后,Nadia和伙伴创立了Dia&Co。这家公司的使命就是为身材在14码以上的女性提供定制服装和造型服务。但是Nadia觉得这还不够,于是就有了在《》上投放的整版广告。
“在全美国,有1亿的女性是加大码的身材……这个时装周我们向真正的时尚先锋发起挑战,为所有身材的女性而设计”,这一广告向时装界发起了明确的挑战,“体现真正的包容性时机已到,让我们从口头走向行动”。这也是Dia&Co在社交网站上发起的“时尚向前走”的倡议活动之一。
去年,美国著名的《体育画报》推出的泳装特辑,历史上第一次启用大码超模艾什莉·格林汉姆(AshleyGraham)作为封面人物。今年,这位大码女性的代表人物在纽约时装周走上了一线轻奢品牌MichaelKors的T台。此外,其他知名设计师普拉巴·高隆(PrabalGurung)、克里斯蒂安·西里亚诺(ChristianVSiriano)的T台上也出现了大码模特的身影。据统计,在此次纽约时装周的9场大秀中,共出现了26位大码模特。在T台之下,设计师克里斯蒂安·西里亚诺表示,他的一些经销商为大码人群时装的出现感到兴奋。普拉巴·高隆则宣布和美国女装品牌LaneBryant联手推出大码的产品线。
事实是,今年的纽约时装周,不仅在“身材包容性”上“向前走”了,在种族、宗教、年龄、性别等各个方面的包容性上,都迈出了前进的步伐。
今年,在大牌MarcJacobs、Coach、ProenzaSchouler的T台上的变性、跨性别模特的数量都有了上升。在9场大秀中,有6名超过50岁的模特出现;设计师AnniesaHasibuan的T台上出现了穿戴头巾的模特;在J.Crew的T台上除了专业模特,还出现了普通人的身影。
在种族上,去年全球4大时装周的非白BOB人模特的比例是25%,今年纽约时装周的这一比例上升为31.5%。在116场主要的时装秀中,每场都至少有一名非白人女性出现,这是纽约时装周第一次出现这种现象。在排名前10位的超模中,有6位是来自牙买加、尼日利亚和中国等国的女性。
一些时装界的从业人士也表示,希望这种包容的趋势延续下去。“我们是传递‘向前’信号的媒介。”设计师高隆说。
2017秋冬纽约时装周的第一天,一则出现在《》的整版广告向时装界踢出了一只“皮球”——淡蓝色背景的版面上印着几行黑体字的标语:“她无法穿得时尚,就显得有点不那么时尚了”。
刊登这则广告的Dia&Co公司的创始人Nadia就是“她”的一员。“我热爱时尚,但是我很难找到符合自己身材和风格的衣服。我找遍了从12码到22码的衣服,但都没有适合我的衣服”。
也难怪。在时装周T台上的模特们,大多是0码身材,许多时尚品牌出品的最大码的服装不超过14码。
在时尚界甚至对于14码以上的身材有一种歧视。美国前米歇尔·奥巴马青睐的新晋时尚品牌TanyaTaylor,为美国大码女星AidyBryant设计了她在电视剧《周六夜现场》的裙子,受到观众追捧。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TanyaTaylor却表示,不打算扩展自己品牌线的尺寸范围,因为“分销商只会采购最大尺寸是12码的衣服”。在2016年《》的一篇报道中,美国时尚界大佬提姆·冈恩(TimGunn)公开说,购买14码以上的服装,是一种“可怕得让人丧气的体验”。
然而,被这样的言论“屏蔽”的一个事实是,大约67%的美国女性都是“大码身材”。根据Dia&Co公司在大码女性人群中进行的一项调查,72%的人认为,时尚设计师们在设计的时候没有将广大普通女性的身材考虑在其中;78%的人表示如果设计师们愿意提供大码的选择,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钱在置装上。
了解这些大码女性的挣扎后,Nadia和伙伴创立了Dia&Co。这家公司的使命就是为身材在14码以上的女性提供定制服装和造型服务。但是Nadia觉得这还不够,于是就有了在《》上投放的整版广告。
“在全美国,有1亿的女性是加大码的身材……这个时装周我们向真正的时尚先锋发起挑战,为所有身材的女性而设计”,这一广告向时装界发起了明确的挑战,“体现真正的包容性时机已到,让我们从口头走向行动”。这也是Dia&Co在社交网站上发起的“时尚向前走”的倡议活动之一。
去年,美国著名的《体育画报》推出的泳装特辑,历史上第一次启用大码超模艾什莉·格林汉姆(AshleyGraham)作为封面人物。今年,这位大码女性的代表人物在纽约时装周走上了一线轻奢品牌MichaelKors的T台。此外,其他知名设计师普拉巴·高隆(PrabalGurung)、克里斯蒂安·西里亚诺(ChristianVSiriano)的T台上也出现了大码模特的身影。据统计,在此次纽约时装周的9场大秀中,共出现了26位大码模特。在T台之下,设计师克里斯蒂安·西里亚诺表示,他的一些经销商为大码人群时装的出现感到兴奋。普拉巴·高隆则宣布和美国女装品牌LaneBryant联手推出大码的产品线。
事实是,今年的纽约时装周,不仅在“身材包容性”上“向前走”了,在种族、宗教、年龄、性别等各个方面的包容性上,都迈出了前进的步伐。
今年,在大牌MarcJacobs、Coach、ProenzaSchouler的T台上的变性、跨性别模特的数量都有了上升。在9场大秀中,有6名超过50岁的模特出现;设计师AnniesaHasibuan的T台上出现了穿戴头巾的模特;在J.Crew的T台上除了专业模特,还出现了普通人的身影。
在种族上,去年全球4大时装周的非白人模特的比例是25%,今年纽约时装周的这一比例上升为31.5%。在116场主要的时装秀中,每场都至少有一名非白人女性出现,这是纽约时装周第一次出现这种现象。在排名前10位的超模中,有6位是来自牙买加、尼日利亚和中国等国的女性。
一些时装界的从业人士也表示,希望这种包容的趋势延续下去。“我们是传递‘向前’信号的媒介。”设计师高隆说。